“偉大事物的魅力”到底指什么
http://www.magentopwa.com2021年09月01日 10:03教育裝備網(wǎng)
第一次看見“偉大事物的魅力”這一說法,是在帕克·帕爾默的著作《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但沒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后來讀到《教學勇氣》的翻譯者吳國珍教授與帕克·帕爾默的訪談錄,其中有一段對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吳:大家對您的“偉大事物的魅力”“教室的主體是第三事物”這個話題特別感興趣,對“第三事物”到底是什么有很多不同的觀點,老師們就按照自己的經(jīng)驗來理解,是不是課堂里的一個挑戰(zhàn)性的問題,是不是一個提供學生學習的思維框架,是不是一個比較神秘的東西,并從不同的角度去討論。
帕:是的,我能理解。所以這個問題關(guān)乎的其實是我對“偉大事物的魅力”的定義,以及什么是偉大事物,教師又該怎樣去理解。我能給出的最簡單的答案、最直白的答案就是,在我看來,偉大事物就是學科本身,就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學科本身。所以,如果是文學,那么它的偉大之處就是人類的想象力,以及還在原始時代的時候就能將其轉(zhuǎn)化為故事的能力;如果是天文學,那么它的偉大之處就是宇宙是如何構(gòu)建的,又是如何運行的,還有所有與之相關(guān)的神秘之處。我用“偉大事物”這一概念,是想要表達每一種學習共同體中,或者每一間教室中,都有一個需要闡明的中心。
在接下來的訪談中,帕爾默還非常明確地指出,學科本身也是一種存在,也擁有自己的聲音。我們應該去尊重這個存在、這個聲音,就像我們尊重他人一樣。只有通過這種尊重才能理解我們學習的學科,才能在它應該被發(fā)掘的深度上被學習者所領(lǐng)悟。我們應該把學科想象成空間里的第三者,學生、教師、學科,三位一體。試著去關(guān)注學科的價值,它值得被尊重的價值,那么你就有了去理解“偉大事物”“偉大事物的魅力”這些概念的基礎(chǔ)了。讀到這里,我真的非常興奮,有高山流水如遇知音之感,精神頓時為之一振。
多年來,在教育美學的研究過程中,我一直把“學科(知識)的魅力”作為構(gòu)建教育美學框架的重要維度之一。在我編選的教育美學讀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師論教育》(2010年)中,“知識的魅力”就已經(jīng)是非常醒目的一個專輯;在之后出版的專著《教育美學十講》(2015年)中,我同樣也把“知識魅力”作為專門一講,而這里的“知識魅力”,我都是作為“學科魅力”的同義語在使用。之所以用“知識”而不用“學科”,是我以為,完美的學科魅力應該包括知識和教學藝術(shù)兩個層面,知識魅力和教學藝術(shù)魅力需要分別用兩個章節(jié)來表達;同時,也是為了著意強調(diào)“知識”的特殊價值。
在我看來,當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個誤區(qū),就是對學科知識重要性的嚴重忽視。而我之所以產(chǎn)生這樣的認識,一方面源于自己多年的教學感悟,一方面也是直接受到了蔡元培學科美育思想和斯賓塞教育思想的雙重啟迪。但是,啟迪畢竟只是啟迪,那只是我的個人感悟,無論是斯賓塞還是蔡元培,都沒有明確對“學科魅力”或者“知識魅力”有過充分顯明的言說。由此可見,當我讀到帕爾默的這段直接宣示“學科魅力”的話語,該是多么地由衷高興和興奮。于是,我趕緊打開塵封中的帕爾默,尋找有關(guān)偉大事物魅力的章節(jié)讀了起來。主要有兩處,一處是第一章第五節(jié)——鑄造我們的學科,一處是第四章第四節(jié)——偉大事物的魅力。
在“鑄造我們的學科”中,帕爾默說,不僅我們教師找到了學科,學科也鑄造了我們教師。教師在遇到所教學科之前,自我意識只是處于潛伏狀態(tài),教師需要通過學科來喚醒自我意識,找回教學心靈。顯然,這里,作者是把鑄造學科放在如何尋找教學心靈的話題之下。作者的這個觀點很新鮮,很可惜,我感覺接下來的闡述不夠充分。它的意思可能是說,作者要用自己的整個心靈去和學科知識相遇、對話、相契合,同時,也要在學科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充實、拓展自己的心靈或者說生命感悟,從而讓學科教學滋養(yǎng)、豐富自己的生命。
在閱讀“偉大事物的魅力”一節(jié)時,遇到了一個不小的麻煩。帕爾默是這樣定義偉大事物的:
我所指的偉大事物,是求知者永遠聚集在其周圍的主體——不是研究這些主體的學科,也不是關(guān)于它們的課本或解釋它們的理論,而是這些視為主體的事物本身。
我所指的是生物學的基因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哲學和神學的隱喻和參照系、文學素材中背叛與寬恕以及愛與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類學的人為現(xiàn)象和族裔,工程學的原料的限制和潛能,管理學的系統(tǒng)邏輯,音樂和藝術(shù)的形狀和顏色,歷史學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學領(lǐng)域里難以捉摸的正義觀等。
作者說得很明白,“偉大事物”不是學科本身,也不是課本或解釋它們的理論,而在前述的和吳教授的訪談對話中,帕爾默也說得十分明確,偉大事物就是學科本身,就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學科本身。那么,到底哪個才是作者的本意呢?我專門打電話向吳國珍教授求教,吳教授說訪談時的話語,因為是即興發(fā)言,所以可能不夠嚴謹,應該以著作中的表述為準。這個說法有道理,但似乎還不能完全說服我,因為這是一個關(guān)鍵問題,關(guān)乎對作者觀點如何理解,回答者應該會十分慎重,不大會信口隨便一說。我懷疑是著作翻譯有誤。恰在這時,《教學勇氣》的新譯本20周年紀念版問世,翻譯者是方彤教授。關(guān)于偉大事物,新的譯本是這樣說的:“這里所指的‘偉大事物’,是求知者永遠聚集其周圍的主體——不是研究這些主體的學科,不是評述這些主體的文本,也不是解說這些主體的理論,而是被視為主體的事物本身。”
這個譯文中,第二個“不是”句用“文本”代替“課本”,且加“評述”二字,是讓我滿意的地方,但第一個“不是”句的“學科”仍然令我迷惑,它仍然與作者接受訪談的話語有矛盾。到底是此處翻譯有誤,還是作者訪談對話時表達不夠嚴謹?只能存疑了。
但有一點我是搞清楚了:在帕爾默的語境中,學科魅力即使不是所謂“偉大事物”的全部,也是“偉大事物”中最基本、最核心、最本質(zhì)的那一部分,它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具體知識點,而是構(gòu)成學科獨特價值和靈魂的那一部分,它才是學科這一“偉大事物”的獨具魅力之處。而在我們很多人那里,對學科的偉大魅力又是何等地輕視和疏忽啊。
熱愛你的學科吧!讓你的心靈融入學科,同時也讓學科豐盈你的生命。職業(yè)幸福與否,與你對學科理解的深度、廣度、厚度密切相關(guān)。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葉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